“优化城市党”(A Better City Vancouver,简称ABC Vancouver)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市的一个地方性政治党派,成立于2018年。它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政党,旨在通过务实和创新的政策改善温哥华市民的生活质量。该党派在2022年温哥华市政选举中崭露头角,成功推动其领导人沈观健(Ken Sim)当选为温哥华市长,并取得了市议会、公园委员会和学务委员会的多个席位,成为温哥华政坛的一股重要力量。

沈观健目前是ABC Vancouver无可争议的领袖。他的个人魅力和成功当选为党派带来了巨大声誉,使ABC从一个新兴小党迅速成长为温哥华的主导力量。然而,他的领导地位也与施政表现紧密相关:
- 如果住房和安全问题得到显著改善,ABC可能在2026年选举中继续获胜,巩固其地位。
- 若无法兑现承诺,或因争议(如安保费用)失去民心,他的领导可能面临挑战。
ABC Vancouver作为一个地方性党派,目前没有明确的接班人机制。沈观健的任期和影响力可能持续到他选择退出或选举失利为止。
沈观健与ABC Vancouver的关系是互利共生的。他为党派提供了知名度和选票,而ABC为他提供了实现政治抱负的平台。不同于传统党派(如NPA)的复杂历史,ABC的灵活性和新颖性让沈观健得以塑造其形象,例如强调“实用主义”和“改变”。
起源与理念
ABC Vancouver由一群关注城市发展的市民和专业人士创立,目标是解决温哥华面临的住房危机、公共安全、经济活力和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与传统党派如无党派协会(NPA)或愿景温哥华(Vision Vancouver)相比,ABC Vancouver定位为“以结果为导向”,强调实用主义而非意识形态驱动。其核心理念包括:
- 住房可负担性:通过简化审批流程、鼓励多元化住房建设(如租赁公寓和合作住房)来增加住房供应。
- 公共安全:加强警力支持,解决街头犯罪和毒品问题。
- 经济复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吸引投资,提升城市竞争力。
- 透明与问责:推动市政管理的透明度,确保纳税人的钱用得其所。
2022年选举与沈观健的领导
ABC Vancouver在2022年10月15日的市政选举中表现出色。沈观健作为该党候选人,以85,732票(约50.96%的得票率)击败时任市长甘迺迪·史都华(Kennedy Stewart),成为温哥华首位华裔市长。ABC Vancouver还在市议会中赢得8个席位(共11席),并在公园委员会和学务委员会占据多数席位,显示出其广泛的民意支持。
沈观健的个人背景为该党增添了吸引力。他是一位成功的华裔企业家,曾创立Nurse Next Door护理公司,强调通过商业思维解决社会问题。他的竞选口号“温哥华需要改变”呼应了市民对住房成本高企和城市管理低效的不满。
施政表现与争议
上台后,ABC Vancouver兑现了一些竞选承诺,例如:
- 增加警察和社区安全预算,以应对市中心的治安问题。
- 加速住房项目审批,试图缓解住房短缺。
- 改革城市规划,减少官僚障碍。
然而,该党也面临争议。例如,沈观健因多次收到威胁,自2024年11月起获温哥华警察局安保服务,截至2025年3月已花费约22.6万加元,引发公众对成本和必要性的讨论。此外,2023年有报道称中国驻温哥华领事可能在选举前动员侨民支持沈观健,引发对中国干涉地方选举的担忧,尽管这些指控未获证实。
与ABC Vancouver竞争的主要党派
- 无党派协会(Non-Partisan Association, NPA)
- 背景:成立于1937年,是温哥华历史最悠久的市政党派,传统上代表中右翼立场,主张自由企业和财政保守。NPA长期主导温哥华市政政治,但在2008年后影响力逐渐减弱。
- 2022年表现:NPA提名公园委员会成员约翰·库帕(John Coupar)为市长候选人,但因内部提名过程不透明,三名现任市议员(包括后来加入ABC的成员)退出该党,导致其分裂。最终NPA在选举中表现不佳,仅获得少数席位。
- 前进党(Forward Together)
- 背景:由时任市长甘迺迪·史都华(Kennedy Stewart)于2022年创立,定位为中左翼,试图联合进步派选民。史都华2018年以独立身份当选,此次希望通过新党派巩固支持。
- 2022年表现:史都华以微弱优势连任失败,仅得49,593票(约29.48%),输给沈观健。前进党在市议会中仅获少数席位,未能延续其执政地位。
- 愿景温哥华(Vision Vancouver)
- 背景:成立于2005年的社会民主党派,曾在2008-2018年间主导市政政治,以环保政策、社会进步主义和支持房地产开发著称。2018年后影响力下降。
- 2022年表现:未提名市长候选人,仅派出四名市议员候选人,选举结果仅获少数席位,未能重现昔日辉煌。
- 绿党(Green Party of Vancouver)
- 背景:地方性绿党分支,关注环保、住房正义和社会平等,吸引左翼和环保主义选民。
- 2022年表现:绿党未提名市长候选人,但在市议会和公园委员会中保持一定影响力, Adriane Carr等成员继续当选,但整体席位有限。
- 进步选民联盟(Coalition of Progressive Electors, COPE)
- 背景:成立于1968年的左翼党派,代表工人阶级和进步派,曾在2002年短暂执政,但近年影响力大幅减弱。
- 2022年表现:未提名强有力的市长候选人,席位表现较弱,仅在特定议题上保有声音。
- 一个城市党(OneCity Vancouver)
- 背景:成立于2014年的进步派小党,聚焦住房可负担性和社会正义,吸引年轻选民。
- 2022年表现:未提名市长候选人,但在市议会中赢得少数席位,如Christine Boyle,后因当选省议员辞职。
- TEAM for a Livable Vancouver
- 背景:由前NPA成员Colleen Hardwick领导的新党派,主张控制开发规模,反对高密度规划,吸引希望保留社区特色的选民。
- 2022年表现:Hardwick竞选市长失败,得票率仅9.19%,党派影响力有限。
其他小党派如Progress Vancouver等也参与竞争,但影响力和席位均较小,不足以挑战主要党派。
ABC Vancouver在2022年10月15日的市政选举中取得压倒性胜利,沈观健以50.96%的得票率当选市长,其党派席卷市议会(7/11席)、公园委员会和学务委员会。以下是其成功的关键原因:
- 选民对现状的不满
- 2022年选举前,温哥华面临住房成本高企、治安恶化和毒品危机等问题。时任市长史都华的四年任期被认为成效有限,市议会分裂导致决策效率低下。ABC抓住了选民对“改变”的渴望,沈观健的竞选口号“温哥华需要改变”直击民心。
- 强有力的领导与团队
- 沈观健作为华裔企业家,拥有成功商业背景(创立Nurse Next Door),并在2018年以NPA候选人身份险些当选,积累了知名度和支持基础。他带领ABC吸纳了三名NPA现任市议员(Rebecca Bligh、Lisa Dominato、Sarah Kirby-Yung),增强了团队的经验和公信力。
- 务实且清晰的政策
- ABC提出了具体且吸引人的承诺,例如“3-3-3-1”许可审批计划(装修3天、独栋3周、中层3月、高层1年),解决住房建设缓慢问题;增加100名警察和100名心理健康护士,提升公共安全。这些政策既务实又迎合选民需求,与其他党派的模糊承诺形成对比。
- 广泛的选民基础
- ABC定位为中间派,避免了NPA的过于右倾和绿党/COPE的过于左倾,吸引了跨越政治光谱的支持者。其对商业友好、对住房和安全的关注尤其赢得中产阶级和企业主支持。
- 对手的分散与弱化
- NPA内部纷争削弱了其竞争力,愿景温哥华失去主导地位,前进党未能有效整合左翼选票。相比之下,ABC保持了团结和明确的竞选策略,避免了多党竞争中的选票分散。
- 资金与组织优势
- ABC的竞选资金充足,2022年披露显示其筹集了约100.8万加元(尽管后来因违规捐款返还部分)。强大的财务支持和高效的竞选组织为其提供了宣传和动员优势。
ABC Vancouver在2022年击败NPA、前进党、愿景温哥华等对手,靠的是对选民情绪的精准把握、沈观健的个人魅力、清晰的政策议程以及对手的内部分裂。其成功不仅标志着温哥华市政政治的右转,也反映了市民对实用主义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未来,其施政效果将决定能否在2026年连任。
沈观健履历
沈观健是家中最小的儿子,他的祖籍汕頭,父母是香港移民1967年带着3200美元的毕生积蓄移民温哥华。他说,小时候父母在家说广东话,但为了融入社会,他拒绝了父母叫他学广东话的要求。他现在对那个决定感到后悔。

他家经常付不起房租,在沈观健从七岁到12岁的几年里,他们搬过五次家,迫使他上过五所不同的小学。他记得曾在七岁那年看见父亲用球棒抵挡欺负人的房东。
“我们生活在恐惧中,总要问‘我们下一个住的地方在哪?’”
受到多次威胁与安保增强
自2024年11月起,温哥华市长沈观健(Ken Sim)因多次收到威胁,温哥华警察局(Vancouver Police Department, VPD)为其提供了专门的安保服务。这一决定是在评估其人身安全风险后作出的,反映出他作为首位华裔市长在政治生涯中面临的独特挑战。截至2025年3月9日(当前日期),这项安保服务的费用已累计达到约22.6万加元(约合166,000美元,以当前汇率估算),引发了公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虽然具体威胁的细节未完全公开,但据温哥华警方和市政府透露,这些威胁可能与其高调的施政议程和公众形象有关。沈观健在任期间推动了多项改革,包括改善公共安全、解决住房危机以及提升城市管理效率,这些政策虽赢得部分支持,却也可能触及某些群体的利益。此外,他作为华裔市长的身份以及此前关于中国可能干涉其选举的争议报道,或许也为他招致了额外的敌意。警方表示,这些威胁的性质严重到足以启动保护措施,但未透露具体是言语威胁还是涉及实际暴力风险。
温哥华警察局为沈观健提供的安保包括全天候的贴身保护,可能涉及配备训练有素的警员、车辆护送以及住所和办公场所的安全监控。这类服务的成本通常涵盖人力、设备和后勤费用。根据《温哥华太阳报》等媒体的报道,截至2025年3月,这笔22.6万加元的支出由市政府的公共安全预算承担,而非沈观健个人支付。然而,这一数额在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内迅速累积,平均每月约花费4.5万加元,显示出保护措施的强度和持续性。
这笔安保费用引发了市民的激烈争论。支持者认为,作为市长,沈观健面临的风险是其职务的必然组成部分,政府有责任确保他的安全,尤其是在他推动变革的背景下。批评者则质疑这笔支出的合理性,认为在温哥华面临预算压力和高昂生活成本的时期,如此高额的安保费用可能是一种资源浪费。一些市民还在社交媒体上提出,是否所有威胁都直接针对沈观健个人,或者部分威胁可能与其政治盟友或政策有关。
沈观健本人对此事的公开表态较为低调。他在2025年初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将安全问题交给警方处理,并强调自己不会因威胁而退缩。他重申竞选时的信念:“只要不放弃,就不会输。”不过,他也承认这些威胁对他的家人和团队造成了心理压力。
截至2025年3月,这项安保服务仍在继续,且费用可能进一步增加。温哥华市议会已计划对此进行审查,以评估威胁的持续性以及安保措施的必要性。同时,这件事也促使人们重新审视民选官员在现代政治环境中的安全保障问题,尤其是在多元文化城市中担任要职的少数族裔领导人。
总的来说,自2024年11月起为沈观健提供的安保服务,不仅凸显了他作为市长面临的现实风险,也成为温哥华市政管理中一个备受争议的焦点。